专业建设

20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供稿: | 发表日期:2023/09/17 | 点击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受到良好的工程训练,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设计、分析、制造、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熟悉生产制造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将现代制造业的前沿高新技术快速向生产领域转化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经过在校学习和毕业后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经历,应达到的目标包括: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2.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设计、分析、制造、开发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

3.受到良好的工程训练,熟悉生产制造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流程;

4.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5.能将现代制造业的前沿高新技术快速向生产领域转化。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学生须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本训练,掌握基本能力等。

毕业要求1:扎实的数理基础。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数理模型,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2:宽厚的工程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的内涵原理。

毕业要求3:良好的工程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4:提出合理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自动化系统、零部件及其相应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5:会使用现代工具解决工程问题。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掌握科学的实验设计与测试方法。熟练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常见的实验仪器操作和测试方法,能够根据工程问题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进行验证。

毕业要求7:具有针对工程问题中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8: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责任感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毕业要求9:理解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工程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工程实践和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10:具有团队意识和职业操守,并能良好沟通。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11: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机械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基本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学分要求:170学分;

综合素质课外培养10学分。

五、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分

占课内总学分比例(%)

课内学时

占课内总学时比例(%)

通识课程(必修)

70.5

41.5

1096

54.8

专业基础课程

14

8.2

224

11.2

专业必修课程

11.5

6.8

184

9.2

专业限选课程

9

5.3

144

7.2

专业任选课程

12

7

192

9.6

通识课程(公共选修)

10

5.9

160

8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43

25.3

——

——

总计

170

100.0

2000

100.0

实践教学模块学分分配表

课内实践教学学分及比例

综合素质

课外学分

总计学分及比例

实验教学

军训模块

实习实训

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必修

任选

课内外合计

总学分

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例

21.8

2

15

12

4

10

7

3

74.8

180

41.6%

课内实践教学学分小计

64.8

——

课内总学分

170

课内实践教学占课内总学分比例

38.1%

上述表格中的说明:

1.课内总学分指毕业生要达到的总学分(不含综合素质课外培养10学分);

2.实验教学包含独立设课实验教学和非独立设课实验教学;

3.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数,均按最高要求统计;

4.若专业限选课中设方向模块的专业,按第一个方向的学分、学时数统计。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主要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置与安排表(附表1)

(二)专业核心课程或核心课程群:

机械制图与CAD绘图、机械工程原理Ⅰ、机械工程原理Ⅱ、机械设计基础AⅠ、机械设计基础AII、机械制造技术、机械CAD/CAM软件应用、机器人概论与程序设计、自动检测技术、数控与编程技术。

(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介绍:

课程编码:0802204042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CAD绘图 总学时:48 周学时:4

内容简介:本课程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知识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投影变换,曲线与曲面,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图,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基础。

机械制图与CAD绘图实验(课程编码:0802904138)是该课程的配套实验课,通过实验完成典型机械零部件的工程图设计并采用计算机绘图。

课程编码:0802204040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原理Ⅰ 总学时:40 周学时:4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理论课,它在普通物理力学课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工具,系统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整个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

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但标志着对力学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且要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并把这种思维和教学工具的应用结合起来,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逐渐善于用数学语言去理解和描述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运用数学工具去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课程编码:0802204041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原理Ⅱ 总学时:48 周学时:4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机械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作为第一门重要的关于变形体的力学课程,是后续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装备设计、模具设计等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下,为设计既经济又安全的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课程编码:0802304095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AⅠ 总学时:32 周学时:4

内容简介:本课程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主要讲授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几种常见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特性介绍,运动分析、力分析及设计计算,为后续机械设计相关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装备设计等提供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基础。

课程编码:0802304086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AII 总学时:32 周学时:2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机械专业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几种常见的机械运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受力分析、材料选取、设计计算等,滑动和滚动轴承基本类型、选择计算和组合设计,螺纹连接、轴和轴毂连接的设计计算,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以及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介绍。

课程编码:0802304096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 总学时:56 周学时:6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刀具”、“机床概论”与“机制工艺学”,主要讲授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常用机床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机械制造原理、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几何参数、切削用量等;能围绕工艺方法正确地选用机床设备;具有制订一般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会进行工艺分析、实验研究的方法。

课程编码:0802304094 课程名称:机械CAD/CAM软件应用 总学时16 周学时:2

机械CAD/CAM软件应用课程的设计是以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将零件的造型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设计、数控自动编程方法在CAD/CAM技术平台上得以实现。利用行业软件,如:Creo(原Pro/E)或UG等设计机械产品典型零部件,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开发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CAD/CAM技术简介、零件的基本建模功能和基本操作、高级建模功能、装配功能、工程图的创建等技术应用和数控加工案例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大量的CAD/CAM案例进行集中训练,达到掌握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能力。

机械CAD/CAM软件应用实验(课程编码:0802904120)是该课程的配套实验课,通过强化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零部件的造型建模设计、装配和自动数控编程等技能。

课程编码:0802404111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技术 总学时32 周学时:4

本课程涵盖传感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和自动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无源型、有源型、半导体型和数字型等各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和类型;频率、时间、相位和电压、电流、阻抗等常用电量的测量方法以及传感器测量电路;几何量、机械量、热工量等常见非电量的电测法。

自动检测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编码:0802904132)是该课程的配套实训课,通过搭建传感器、单片机电子电路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与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测控系统编程等技能。

课程编码:0802404101 课程名称:机器人概论与程序设计 总学时:16 周学时:2

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是机械、电子、检测、通信、控制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概论部分主要讲授机器人起源、发展、分类、应用、组成、功能及应用,程序设计部分主要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通过IDE(如Keil C)将C语言的各种表达式、语法、关键词、逻辑结构和数据类型等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教学机器人制作和竞赛项目。

机器人概论与程序设计实验(课程编码:0802904104)是该课程的配套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机械、电气及基本控制原理;掌握机器人的编程控制方式方法。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数控与编程技术 总学时:32 周学时:4

数控机床结构、原理及编程技术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属现代制造技术领域。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及其控制系统的有关结构、工作原理,并通过MasterCAM、UG或Creo等行业软件的学习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

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2)

(二)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实践能力培养

1.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总量,比例达到课时总量的35%以上,以充足的课时分配来保证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

2.依据机械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岗位能力训练的特点,实践教学以模拟生产一线任务的各项实习实训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现场工作能力以及专业阅历。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1.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机械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对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技发明、参与科技竞赛等创新活动。

2.改革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机电传动综合实训、CAD/CAM实训、模具结构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将采用工程动手能力训练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增设机械专业综合实践,分学期递进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设计中自己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开展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活动、发表专业论文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电话:8625-86188992 传真:8625-86188992 邮编:211169 Copyright 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